要想毁掉一个孩子,请给他一部手机,手机真是洪水猛兽吗?
王营
要想毁掉一个孩子,请给他一部手机——认同这句话的家长不在少数。《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》显示,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.3%,其中93.4%的农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作为上网设备。有媒体调查发现,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现象愈发严重,有的孩子甚至借上网课、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,以达到长时间占用手机的目的。不少农村家长由于缺乏防沉迷意识和手段眼看着自家孩子被“网”住而无计可施。
关于手机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,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,他认为:“给很小的孩子一部手机而不加引导和限制,不亚于给孩子一包毒药,因为小孩子无法抵御手机强大的诱惑,有可能沉迷其中难以自拔。”
对于“毒药”一说,听起来有的点骇人听闻,但细思之也并非杞人忧天。虽然在一些专家看来,手机对孩子而言不见得是洪水猛兽,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帮手,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,但令家长难以把控的是,孩子一旦拥有了手机,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学习上,而是用在偷偷摸摸玩游戏上。
孩子沉迷手机,不仅伤害了身体,也毒害了精神,甚至会导致学业荒废,影响其一生的发展。从这一角度说,把手机定性为“毒药”一点也不过分。对此,教育部办公厅在本学期开学初印发了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。确有需求的,须经家长同意、书面提出申请,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,禁止带入课堂,并明确规定教师“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。”
也正是意识到手机对未成人带来的危害,部分城市家长已幡然悔悟,采取种种措施,禁止孩子接触手机,或者引导孩子有限制地使用手机。然而,在广大的农村地区,却难以实现这一目标,作为孩子第一监管人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对孩子鞭长莫及,孩子的爷爷奶奶又疏于对孩子的管理,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愈加突出。
报道称,如果家长强行收回孩子的手机,有些孩子则会想办法购买廉价手机,或者利用废旧手机,私下里偷偷玩;没钱玩游戏,孩子会通过微信、QQ等软件,偷天换日,借钱或转钱;若家长强行禁止,有些孩子甚至不吃不喝、精神委靡,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……在一些家长看来,手机真的成了洪水猛兽,成了农村家长们的一块挥之不去的“心病”。
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,面对诱惑,成人尚且难以抵挡,更何况不谙世事的孩子。农村家长当然也应该像城市家长那样,严格管教孩子,但对留守儿童而言,并不具备这一条件。游戏公司开发游戏的目的是调节孩子的课余生活,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,为什么单单是留守儿童沉溺其中?从这角度讲,治理留守儿童沉溺手机游戏,不能简单地从外部找原因,而是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,对症下药,多措并举,形成合力。
首先,社会要关爱留守儿童,满足孩子的爱玩之心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娱乐设施建设,按农村人口比例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儿童乐园。也可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优势,建设一批有利于儿童玩耍的农家乐园、水上乐园等。社区或村委会要有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,利用节假日招募一批关心儿童成长的志愿者,充当留守儿童的“临时爸爸”或“临时妈妈”,定期组织孩子到城镇公园、儿童乐园或农家乐园游玩。让孩子们有地方玩,并且有充足的时间玩,满足孩子的爱玩之心,转移他们玩手机游戏的注意力。
同时,社区或村委会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,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,让农村父母学习育儿知识,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,做到科学育儿。为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缺乏陪伴的难题,地方政府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,大力发展农村产业,提高农民收入,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或创业。
其次,父母要尽最大努力多陪伴孩子。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,教育孩子、陪伴孩子是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。父母不能因为赚钱,对孩子不管不问,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上一代人身上。如果可能的话,父母要留下一个人陪伴在孩子身边,另一方至少每隔一个月回一次家,每周要与孩子进行视频通话,让孩子时时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。
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,家长要引导他们在学会自我控制上下功夫,避免一出现“一刀切”式的“禁果效应”。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因玩手机成绩下降,往往不问青红皂白,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,不是摔就是打,结果越强行禁止,手机对孩子的吸引力就越大,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讲的“不禁不为、愈禁愈为”的禁果效应。
在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时,家长可以让孩子问自己三个问题: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什么?会带来什么后果?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自己?如果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为了玩游戏、娱乐,那么需要玩多长时间,时间一到能否立即停止?长时间玩游戏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?如果使用手机是为了查资料、收集信息等,又将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?孩子是有比较能力的,通过这样的灵魂之问,帮助孩子分清手机使用的利弊。
再次,农村学校要改进教育和管理方式,满足留守儿童的求知欲。留守儿童沉溺游戏,与学业成绩不佳、自我认同感缺失等有极大关系。其实,留守儿童并非智力差,有些孩子相当聪明,如果能做到学习专注,有目标、有思考、有恒心,就不会沉迷于电子游戏。因此,农村幼儿园和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,加强对学生的“三观”教育,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,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,增强学习动力。
同时,农村幼儿园和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:摸清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况,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,定期进行心理辅导,排除他们内心的困惑;学校要成立“留守儿童之家”,利用节假日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,指导他们读书、写作、完成作业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;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,充实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。